最新動態

本會會青委會和政青舉辦青年工作集思會

2020-10-23

    本會(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青年委員會和香港政協青年聯會(下稱「政青」)在2020年10月23日下午舉行青年工作集思會,討論對當前青年工作的想法和未來工作的定位和方向。

 

 

    會議由本會青年委員會主任、香港政協青年聯會主席譚鎮國主持。本會會長施榮懷、秘書長英煒;青年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政青常務副主席容思瀚,外事委員會副主任、政青常務副主席沈慧林,青年委員會楊華勇、劉堃副主任,青年委員會副主任、政青常務副主席吳學明,文宣委員會副主任、政青常務副主席陳志豪;一帶一路及大灣區建設咨詢委員會副主任閻洪、何沛林以及香港政協青年聯會常務副主席李曠怡、徐兆兒,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張瑞祺,副主席兼專業人士委員會主任蔡曜陽,副主席兼政策研究及培訓委員會主任施俊匡,會員事務委員會主任柯鍵弘、公益及慈善委員會主任袁添、公關及傳訊委員會主任蔡錦豪,常務副秘書長張宗煒以及本會曾倩冰副總幹事、政青李嘉倩高級幹事、余薏幹事等出席。

 

    譚鎮國表示,習近平主席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專門談到香港青年,讓大家充分體會到國家對香港青年發展的高度重視及對香港青年的關心關懷,對香港青年是一種激勵。他指出,近年香港的社會形勢凸顯了做好香港青年工作的重要性,各界應該更努力為青年發展搭橋鋪路。這次集思會的召開,旨在集思廣益、拓展思路,以便更具體、有效、深層次地解決青年問題,幫助青年發展。

 

    施榮懷首先肯定了政青、青委會近年的工作成效。他強調,青年工作要與時俱進,可以利用大數據等方式,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年輕人的關注點,調整工作方式。他指出,不同團體間應多發揮各自優勢,分工合作,讓工作更有成效。他希望青年人能大膽思考、積極發聲,以更多元方式,為國家和香港發展作貢獻。

 

    英煒指出,自己親身感受到深圳四十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香港和深圳互補和競爭並存,深圳的新使命對於香港年輕人而言也是機會和挑戰。他勉勵香港青年要對國家和自己有信心,抓緊時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辦法總比困難多,世界終究是年輕人的」。

 

    容思瀚認為,要做青年工作,除了本港學生之外,在外國求學的香港學生亦不容忽略,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國外畢業後會回港工作、生活,但對國家的認識較為不足,政青可和外國大學合作舉辦師友計劃等活動,提供平台,協助該類學生作生涯規劃的同時,亦加深對祖國的了解。

 

    沈慧林指出,在校園裡因政見不同而產生的欺凌情況越趨嚴重,政府、學校和家長都應對此作出預防和處理。他亦認為,現今世代,數位行銷已漸成主流,社交媒體在年輕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應更多利用青年人易於接受方式,傳遞正確價值觀。

 

    楊華勇直言,要做好青年工作,教育問題亟需撥亂反正。他指出,小學應做好國民教育,中學應多幫助做未來規劃,大學可給予更多對就業創業的實際幫助,每個年齡階段的青年工作都需有所區別,才能最大程度幫助青年成長和發展。他亦指出,愛國愛港辦學團體可繼續提高辦學質素,以吸引更多學生報讀。

 

    劉堃指出,未來本會青委會和政青可就青年人關注的話題多發聲,並投放更多資源,培養學生領袖,以青年帶動青年,幫助青年了解國家,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吳學明指出,可和本港專上學院的學生組織合作,為學生上莊、迎新、高桌晚宴等活動提供幫助和贊助,和學生建立直接聯繫渠道,有利和青年學生交流,拉進距離,聆聽他們的真實想法和感受,從而能更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陳志豪表示,不應和青年避談政治,在如今的社會氣氛下,年輕人閱歷未深,容易輕信謠言、妄下判斷,我們更應該和青年擺事實、講道理,理性、客觀地作出討論,引導他們全面、準確掌握事實真相。

 

    李曠怡認為,近年很多團體提供資源給不同學校,推進內地交流旅學工作,但資源傾斜情況明顯,名校的學生本身已比基層學校有更多資源選擇,建議未來青年工作可把重點更多放在名氣相對較低的大專院校,或較為基層的中學,幫助更多學子拓寬未來的可能性。

 

    徐兆兒指出,由於香港特殊的歷史背景,本港青年愛國愛港教育不足夠,當前青年工作較多集中在大學、中學生,建議可從幼稚園開始,從小培養國家意識和民族歸屬感。

 

    張瑞祺認為,香港年輕人對國家認知和關心不足,對國家的優勢和機遇大多只保留字面上認知,我們應讓年輕人知道國家發展的歷史進程,遇到的困難和克服的過程,以講故事的形式,相信他們能更切身感受國家的飛速發展是多值得自豪。

 

    施俊匡憶述,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行的時候港人對於中國人身份認同感空前高漲,團結、拼搏等體育精神是普世認可的文化意識,我們可通過文體方式進社區、進校園,比如電影《中國女排》,讓港人自己體會為國家爭光的熱血,從而增強國家認同感。

 

    蔡錦豪本身是專業人士,他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為香港專業人士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專業資格互認等也為專業人士在大灣區發展提供了便利,除了要向在職專業人士做宣傳之外,未來也可多和大專院校的相關專業學系合作,做好相關政策的宣傳工作。

 

    本次會議特別邀請了一帶一路及大灣區建設咨詢委員會副主任閻洪、何沛林出席。​他們在會上探討了與青委會及政青進行活動合作的相關構思,包括舉行創業論壇、籌辦創業大學、推行創投平台等,攜手為青年發展搭橋鋪路。


    本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陸海,政青常務副主席王漢杰、副主席王經潑、會員事務委員會主任柯鍵弘等亦提交了對青年工作的建議。